河南省地質局地質災害防治中心于2022年6月9日掛牌成立,由原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地質環境調查院和原河南省巖石礦物測試中心兩個單位合并組建而成,為省直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主要職責是建設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專業化隊伍和面向社會的公益性地質服務窗口,承擔全省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預報、治理、應急處置等技術性工作任務,為全省市縣地質災害防治提供相關技術支撐與服務;承擔巖石礦物測試等工作任務,開展面向社會的公益性地質服務。
中心現有在職職工684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72人,占職工總人數69%。其中,教授級工程師19人,高級工程師126人,工程師230人。
中心現有各類資質40余項。其中,包括地災危險性評估、地災勘查、地災設計、地災施工、環境生態修復工程設計及施工、地下水水資源調查評價、固體礦產勘查、地質試驗測試等13項甲級資質;巖土工程(勘查)、水文地質勘察、地下水水資源論證、工程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等12項乙級資質。運行有我省唯一一個列為自然資源部管理序列的部級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部貴金屬分析和勘查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以及自然資源部鄭州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河南省金屬礦產成礦地質過程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擁有“河南省地質環境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黃河流域地下水循環與環境演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礦物加工及生物冶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以及“河南省自然資源科技創新豫北地熱能清潔能源研究中心”1個廳級科技創新平臺。
中心擁有各類儀器設備300余臺(套),其中大型精密測試儀器100臺 (套),包括傅立葉紅外光譜儀、x射線衍射儀、離子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 質譜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直流電弧光譜儀、原子熒光光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
擘畫藍圖啟新程,接續奮斗開新局。地質災害防治中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地質局工作部署,聚焦主責主業,圍繞地質災害防治調查、監測、預警等關鍵環節,充分發揮在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的技術支撐作用。依托既有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優勢和良好基礎,開展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地質實驗測試、水資源調查、農業地質調查、城市地質調查、礦產資源綜合高效利用等工作,以嶄新姿態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現代化河南建設新征程中立新功、譜新篇。